帶住盲人去破風 協騎員:視障人士將生命交託給我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9/11 07:30

最後更新: 2019/09/11 19:41

分享:

分享:

劉敬年指正常人騎單車9成靠視覺觀察環境,相反視障人士幾乎完全憑感覺感受周圍。(林宇翔攝)

視障人士跑馬拉松有領跑員,原來騎單車也有,統稱協騎員。前香港單車代表隊成員劉敬年3年前開始與香港盲人輔導會合作,帶領視障人士在黑暗中馳騁,為他而言,協騎員是視障人士的一雙眼。他笑言,與他一起騎單車有時最快可達時速40公里,其實比一般人騎得更快!

在一輪雙人單車上,協騎員坐前方,負責掌舵、控制方向,視障人士則坐後方,負責加速。劉敬年娓娓道來3年來他作為單車協騎員的感受,要成為協騎員,首先要戴住眼罩在單車機上感受在黑暗中馳騁的恐懼,學習口述影像及基本單車技巧,務求在日後的行車過程中帶給視障人士自信和安全感。

他們將生命交託給前面的協騎員的手上,他們看不到前面發生什麼事保護不到自己。

在車上,帶給視障人士安全感是協騎員的職責,劉坦言加減速、上落斜及轉彎不多不少都會造成一些輕微震動或離心力,視障人士難免會恐懼,萬一他們太過緊張,例如轉右彎時視障人士因太害怕而身體自然傾左,產生的反抗力就很易令到大家失平衡反車。

因此,協騎員要學識口述影像,緩解視障人士不安的情緒。劉認為,溝通好重要,要作出切合他們的具體形容,

例如前面要轉彎,你不能直說,因為他們不會知道前面是多少的前面,你要具體說前面5秒、10秒要轉彎。

劉敬年(左)指,協騎員要學識「口述影像」,向視障人士具體形容環境,緩解他們的不安。(林宇翔攝)

要教視障人士認路,劉指好多時都要用溫度和氣味,如在陽光下騎騎下車突然感到陰涼,這是因為車駛到橋底下;到達一些指定地點,靠嗅覺也會有較好的記認,例如駛到馬場會嗅到馬味,污水處理廠會有臭味,特別在駛到大埔工業村時會有更清晰的記認,經過豉油廠會有豉油味,麵包廠會有麵包味。

帶著視障人士破風,協騎員需在路途上不斷說話形容環境,劉有時亦自覺自己話太多:

如果我講太多會令他們少了一份感受環境的寧靜,但如果我不說話他們又感受不到安全。

是否會騎單車的人就可做協騎員呢?劉解釋,協騎員需經歷16小時的訓練課程,協騎員無論身高和體重最好比視障人士高或重,否則好易失平衡反車,因此他笑言:

靚女就好難做協騎員了!

目前,本港絕少有協騎員帶領視障人士一起參加的單車比賽,不過在11月11日,劉敬年將夥拍僅得一成視力的2010年亞洲殘運會保齡球金牌得主尹漢彥,首次參加在元朗錦田繞道舉行的「路勁慈善單車錦標賽」,是次比賽特別為「健康快車」火車醫院籌募經費,為內地貧困的白內障患者送上重見光明的希望。

記者:勞佩欣